孙逊是贾逢源口中容不下别人的恶人吗?
《玉楼春》刚开播的时候,就从各种满天飞的剧透中发现有人说真正害死林少春父亲的人,是孙逊,这件事也可能成为夫妻俩之间有了一时难以化解的矛盾的开始。
要不然怎么会出现开头林少春千里寻夫的一幕?
但是,从目前已经播出的14集来看,孙逊也不像是大奸大恶之人啊?
就比如,他明知道贾逢源来者不善,却依然收留了他;还有他对儿子、对夫人的态度,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慈爱的父亲、合格的丈夫,就连在朝堂上也一直是别人挑衅他,他只是适时来一个必要的反击而已。
怎么就成了贾逢源口中陷害自己的父亲的人,又怎么成了他蛊惑林少春杀害孙逊的理由呢?
是孙逊隐藏太深,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贾逢源更像一个浪荡子
始终对贾逢源这个人没有什么好感,总觉得他利用别人对自己的感情达到复仇的目的,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他接近孙逊的目的最开始就不简单,但他也是为了给死去的父亲报仇,贾逢源为人之子为了父亲屈居仇人屋檐下静待时机,本无可厚非。
可是他不该利用二奶奶苏映雪,更不该为了让她绝对的忠诚自己而去欺骗她的感情。
苏映雪有错吗?
长期得不到丈夫关爱,又长期生活在深宅大院,对一上来就疯狂撩的登徒浪子,很显然毫无招架之力,她根本就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或者说她根本就不想分辨对错,就沉溺在对方假装的深情里,就稀里糊涂地替他做了第一件事——偷看孙逊的奏疏。
——贾逢源觊觎御史一职,孙逊中意的却另有其人。
于是,他让苏映雪去偷偷看一下孙逊推荐的是谁,他好做下一步文章。
苏映雪照做了。
这件事的后果是贾逢源顺利得到御史的职位,而孙逊受到了皇帝的猜忌和质疑,甚至觉得他有点权倾朝野,御史这样的官位他想定谁就定谁,根本不把他这个皇帝看在眼里。
事实上,孙逊也就只是推荐了一个人选而已,但架不住流言对皇帝的影响,更架不住他的猜忌之心。
这件事说小可小,说大可大。
——皇帝可以看在贵妃的面子上不予追究就可小事化了;
——皇帝认为孙逊仗着贵妃有恃无恐,就会对他心存芥蒂。
如果是后者那孙逊离危险就更近了一步。
而这一切的开始于贾逢源的阴谋,也开始于苏映雪的那次偷看。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而孙府经过奏疏泄露一事之后,已经腹背受敌:孙玉楼因为赈灾款太少不足以安抚灾民而举步维艰;孙逊因为擅自举荐官员而受到了皇帝的猜忌。
苏映雪能从中得到的不过是贾逢源虚情假意的关爱而已。
贾逢源当真好手段。
孙有贞的三千宠爱在一身会不会是假的?
在家里,孙逊敬重夫人,在得知孙玉楼被赈灾款不足困住的时候,全家人都在为筹钱发愁。太太不自觉地想摘下她的红宝石戒指,孙逊连忙握住了她的手,示意她不能打戒指的主意,那枚戒指对他们两个很重要;
孙世杰想休妻的时候,他训斥儿子:“你可有正眼瞧过他”;
还有孙玉楼错判欢狼的案子,他亲自给重新审问等等,孙逊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是一个爱妻子的丈夫。
在朝堂上,他不举荐贾逢源是因为,此人虽有才,却太过狡猾、太过心术不正。
除此之外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弹劾他、私底下议论他,他却没有主动嫌弃过谁。
还是那句话:是孙逊隐藏太深,还是其中另有隐情?
我觉得他没必要隐藏。
一来他是后宫最得宠妃子的父亲,那些明争暗斗的龌龊事他根本就不用做,皇帝看在爱妃的面子上,也会爱屋及乌,对他以及孙家青睐有加。
问题是,那个姓梁的官员,明明是刚刚在外放的任上才回来,怎么就敢对皇帝宠臣冷嘲热讽?贾逢源怎么就知道他散布的流言皇帝就一定会信?
除非皇帝的宠爱是真假参半,甚至他有意让人看出来他“假”的那一部分。
所以,梁大人才敢处处找茬,才敢光明正大地陷害最得宠的贵妃的亲弟弟!
事实上,皇帝在暗地里还真的在防备孙逊,这一点有迹可循,科举的时候最有资格担任主考官一职的是孙逊,他却另给了他人,理由是孙逊家里有两个人要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需要避嫌。
理由很充分。
但是,就算是让孙逊担任主考官,下边的官员也不会有什么不满和议论吧?说好的对贵妃三千宠爱于一身呢?说好的爱屋及乌呢?
还有最新一集派孙玉楼去赈灾,皇帝不傻,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傻小子领到了这么凶险的角色,怎么拿捏得住?
除非他想看着朝臣们对孙玉楼落井下石,往深了想,除非他想看着孙逊被弹劾,说不定他想看到还不止被弹劾这么简单,他想看到更多和孙逊有关的罪证,狠狠的打击他一下。
可见,所谓的宠爱,真的是表面功夫。
贾逢源第一次反击得逞之后,一定不会就此罢手,后来他给林少春一瓶*酒,让她去*死孙逊就是一个例子,他要的是对方死,要的是孙家败落。
现在,贾逢源两个最有力的助力,一个是苏映雪,她在孙府配合着贾逢源监视着孙逊的一举一动;另一个是皇帝,他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默许贾逢源,相信贾逢源说的话就行了。
看似风平浪静的孙府在悄然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而这场危机的挑起者还在享受着所谓情投意合的甜蜜,真替腹背受敌的孙逊捏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