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pf.39.net/bdfyy/bdfjc/171227/5963402.html□叶嫚妹我虽然是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但工作后却常居县城,少去乡村了。听说和平好些村庄特别秀美,早就想一饱眼福。最近忙里偷闲,终于得遂心愿。周游一番后,感叹其中的变化出乎想象,故信笔数则,以作记游。最美的颜色整个中和村,都被绿色环绕着。“正是青山山下处,春到处,总堪行。”用这句词来形容中和村的春日,再恰当不过。总长十四公里的健身步道,沿着蜿蜒的合水河向前延伸。河的两岸,农田相属,菜园相连。青翠的禾苗茁壮迎风,茂盛的青菜团团簇簇。加上争奇斗艳的小花园,或开花或挂果的小果园,一路行来,甚是赏心悦目。沿着健身步道,我们来到了绿意最浓重的地方——古榕树公园。公园建在一个小山坡上。山坡四周,种着各种观赏花木,花木周围,蜂蝶曼舞,小鸟欢歌。宽阔的广场中间,就是公园的主角大榕树。这是一棵树龄很长的榕树,清朝时由前人种下,至今已逾三百五十年。在水源充沛的中和村,这棵树得以枝繁叶茂。现在,它的主干已经长到需要九个成人方可合抱了。远远望去,巨大的树干,正如一把巨大的绿伞,遮住了大半个广场。走到树下,顿时感到一阵清凉。阳光被浓密的树叶挡住,只漏下星星点点的光斑,无论往哪个方向看,都是满眼的绿色——榕树的枝干长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树枝末端就会像幼儿依恋母亲一般,垂向大地。所以置身树下,便如身处一个巨大的榕树帐篷中。“帐篷”里有深浅各异的绿叶,有大小不一的嫩芽。这层层叠叠的绿色,像健身步道上闪耀的绿宝石,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满眼的绿,是多么美丽的颜色!流连许久,我们来到了腐竹加工厂。这是一座其貌不扬的平房,靠墙垒着摆得整整齐齐的木柴,院子里晾晒着腐竹。这些腐竹淡黄发亮,由于刚刚做好,还能闻到豆子的清香。走进屋里,豆子的味道更浓了。屋子中央做了一个两边添柴的灶台,灶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十个不锈钢容器,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豆汁,每当容器里的豆汁凝结成一层薄膜,一个动作麻利的阿姨就熟练地拿起一根竹片,将薄膜挑起,挂在准备好的竹竿上。这些薄膜晒干之后,就是健康又美味的腐竹了。做腐竹是一项体力活,几十个容器,不断有薄膜凝结成形,阿姨一刻不得闲,不停地将腐竹挑起来,再挂到竹竿上。在她流畅的动作中,一片片嫩黄的腐竹迅速地挂满了一根根竹竿。我入迷地看着她的动作。刚才攀谈时她告诉我,她是土生土长的中和村民。像所有土地上的农人一般,这位阿姨不善言谈。可是她工作的样子多么美!她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一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添柴、挑竹、换竿、晾晒,忙而不乱,每一个步骤都精准无比,又充满了舞蹈般的韵律感。昔日文惠王看庖丁解牛,参悟了养生之道。我看着阿姨如闲庭信步般从容的动作,也体会到了“技近乎艺”的美感。在蒸气中微微晃动的嫩黄腐竹,像一面面随风摇动的旌旗,诉说着她的辛劳与勤恳。这鲜嫩的黄,是多么美丽的颜色!我们继续前行,发现中和村并非只有浓重的绿与鲜活的黄,还有其他颜色:这里有河水的透明、鲜花的嫣红、远山的黛黑,还有农家书屋外墙的青灰色。各种颜色随意点染,将中和村勾画成一幅浓淡皆宜的美丽画卷。这幅画卷上,有最美丽的颜色。安静的水背沿着宽阔的村道,我们走进了安静的水背村。阳明广场是安静的。这个足以容纳数千人的广场,已经接近完工了,除了来往的工程车,只有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褚生》的原文和译文的巨幅石刻,静静地矗立在广场的左边,如一座巍峨的地标。新建的讲学台并不高,却自有一股岿然不动的气势,好像世间所有的变迁,都无法使它动摇分毫。时光如梭,它只静静地坚守在此地,等着能听懂训示的人到来。长长的村道是安静的。一路走来,行人寥寥无几,只偶尔见到村人或在门口闲坐,或是侍弄花草。印象中,农村总是充满鸡鸣狗吠、儿童笑闹,在这里,却是少有的宁静:没有鸡,没有狗,更没有嬉笑的小孩。从满是噪声的城市来到这个安静的地方,顿时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不少。这宁静却并不吓人,因为满眼青翠的菜园、充满生活气息的庭院告诉我们,水背村的常住人口还是挺多的。有人气的地方,即使安静,也自带着一股活泼的生机。村边的河流是安静的。在水坝的阻挡下,哗哗欢笑的河水,逐渐变得温柔,到了村边这一段,就柔成了情人的眼波。河边坐几个人,一脸淡然地垂钓,那悠闲的模样,让人不由得想起渭水边垂钓的姜太公。他们的鱼钩,也是直的吗?广阔的荷塘更是安静。时值暮春,荷塘中莲子刚种下不久,并且最近一定施了农家肥,我们漫步在宽阔的游廊上,只能在灰扑扑的泥水与刺鼻的气味中,遐想夏日时荷塘的田田碧叶与娇艳荷花。天高云淡,荷塘无声,游廊曲折,目无盛景,让人不由得感叹:这里真是安静得接近寂寞了!但转过了这一带,我们却进入了热闹的世界。那是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老人们听歌的、笑谈的,脸上的笑容那么真实;更有许多小朋友,嬉笑游戏,追逐奔跑。“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也许就是形容这样的场景吧。“这里还是许多城里人散步健走的‘后花园’。”同行的村干部告诉我们,“水背村地方大,路面平,村里的基础建设做得也很好,所以许多城里人会在下班或晚饭后,来这里散步放松。”我们恍然,原来水背村并不总是那么安静的,我们来的时间不对,到了傍晚,这里就会热闹起来了。“还有荷塘,你们五六月份再来,那时的风景可美了。”村干部说着,脸上盛开了荷花一样灿烂的笑容。我知道的。去年就听说过水背的荷花,还有同学特地拍了照片发给我看,确实是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使人流连难舍。时人喜爱观赏美景,想来今年繁花盛开时,水背又将游人如织,再也不复此时的安静了。我想起刚才在荷塘边上看到的,只如铜钱大小的几枚小小荷叶。种子种下,就会发芽;安静的广场、村道、河流与荷塘,正在酝酿新的生机。星星村的树“看,有一个小孩在那棵树上!”我们循声望去,池塘对面的枇杷树上,果然有一个灵活攀爬的身影。那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他一定是为了采摘树上的枇杷才爬上去的。“星星村这边的枇杷树挺多的呢。”有人开口说。确实,一路走来,星星村最大的特点就是植被繁茂。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树木花草,呈现出勃勃生机。那高大的枇杷树,巴掌大的叶子在风中骄傲地摆动,或青或黄的果实在叶子中间若隐若现,那新鲜的模样,惹得人垂涎欲滴。那秀气可爱的杨梅树,叶子是美丽的椭圆,果实是青色的珍珠,累累的果实,让人不禁想象杨梅成熟之时,能带来多少欢乐。前几天刚下了一场雨,将那婆娑的柿子树的叶子洗得油绿,一眼望去,满眼青翠。还有那亭亭玉立的番石榴,因为美味,是村人们非常喜欢种植的果树。除了这些可以结果食用的树木,还有一些更具观赏性的植物:香味扑鼻的桂花树,一般对称地栽种在门前;颜色鲜艳的三角梅、大红花,大都种在门口的花带上;喜阴的茶花,则多是种在屋后。虽然已到清明,但桂花飘香,茶花犹艳,也给我们的采风之行,增添了不少趣味。在一座古朴的房子面前,我们还看见了主人摆满台阶的多肉植物。兰戴莲、冬美人、姬秋丽、珍珠吊兰、姬星美人……一盆盆都那么鲜活美丽,让我们满心赞叹,流连忘返。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枇杷、柿子树等可以结果食用的树木,都是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目测树龄都有十年以上。而那些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大都比较矮小,虽然也得到主人的精心照料,照样开花,但看起来,栽种只是这一两年的事情。在温饱尚且不能解决的时期,可以结果的柿子树与枇杷树,便是农村里最受欢迎、栽种最广的树种。在青黄不接的三四月,有酸甜多汁的枇杷。枇杷过后,就是李子和杨梅的天下了。夏天有桃子和番石榴,秋天有柿子和棠梨,冬天有橘子和香蕉。一年四季,只要家里有地方的,别说是房前屋后,就是深山老林也要种上果树啊。要知道,这些果树所结出的滋味各异的果实,曾是村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曾养大了一代又一代饥肠辘辘的少年。现在,人们果树种得少了,美化环境、能表达审美趣味的观赏植物种得多了。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水果易得,无需再特意种植;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村民们已经不再缺衣少食,已经可以将房前屋后用于种植食物的土地,用来宣扬自己的审美趣味了。原来仓廪实不仅可以使人知礼节,还可以让人欣赏美、感受美。在星星村,在这些树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看玫瑰的人“超田村快到了,可以准备下车了。”司机大叔对我说。“奇怪,我怎么没看到玫瑰田啊?”我转头四望,“大叔你知道玫瑰田在哪里吗?”“这里有玫瑰吗?我经常来这里,没听说啊。”大叔回答。“一定有的,我都闻到香味了。”我坚定地说。“那我们问问人吧。”大叔说完,摇下车窗,询问路边的一个村民:“老叔,听说这边有玫瑰花看的,在哪里啊?”村民指了一个方向:“那边!转个弯就是了。”“好嘞,谢谢老叔。”司机大叔说完,启动车子,又对我说:“原来还真的有玫瑰花啊。我也要去看看。”转过了弯,果然一大片玫瑰花田闯入眼中,香味也更浓了。我欣喜地下了车,奔到花田边欣赏,一回头,发现司机大叔果然也下来了,正认真地欣赏着眼前的花朵。“还真是不错呢!”他对我说,“你看这些花,差不多有人的手掌大,颜色又多样,这些花确实值得一看啊。”“是啊,这些花多美。”我点头赞同,又问他,“大叔,要不要给你拍张照啊?”“不用了,我下车是来看花的,拍自己干什么?我倒是要拍一些玫瑰的照片,留着以后慢慢看。”大叔说着,拿出手机,开始给花儿们拍照。他的眼神那么专注,是另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也拿出手机,一边看一边拍。绯红、粉紫、嫩黄、深红、莹白的花朵,层层叠叠,花团锦簇,争先恐后地涌进我的眼里,那充盈的生命力,让人感动得想高喊,又想肃静地膜拜。过了一会,司机大叔先离开了,但来赏花的人越来越多。游人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拖家带口地来的。一时间,“超田尽是看花人”。孩子们的欢笑声、老人们的交谈声、父母照看孩子的声音,充满了整片玫瑰花田。但无论年龄大小、顺序先后,这些看花人眼中欣赏与沉醉的神情,都是一样的。他们说着、笑着、为玫瑰的色香味惊叹着,又兴高采烈地与花儿合照,给这里带来了另一股充沛的生命活力。阳光渐渐猛烈起来,我准备回去了。走到村口,一辆车在我身边驶过,同时一声“老同学”传入耳中。定睛一看,呀,原来是十多年不见的小学同学。“好久不见了啊。”我与他打招呼,“我记得你是在外地发展啊,怎么到这里来了?”“来看花呀。”他回答。我看着他,惊讶极了:“你特地从东莞回来看花?”同学点头,又问我:“你呢?”“我也是呀,这些玫瑰真好看。”“就是听说了好看,才特地赶过来看的啊。”老同学说着,与我告别,和家人快步往玫瑰花田走去。我坐上车,看着因为源源不断到来的车而显得拥挤的村道,想起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如果老先生看到此情此景,大概会心生安慰吧,毕竟,无论是为生活奔波的司机大叔,还是身在他乡的小学同学,或是这些不断赶来的游人,都是为了玫瑰而来。在繁忙的生活之余,他们还保持着对美的敏锐。这些看玫瑰的人,心中一定也盛开着绚烂馨香的玫瑰。本文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