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玉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康菲为什么这么拽 [复制链接]

1#

康菲,为什么这么拽?


8月24日上午,康菲石油公司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见面会上,康菲除对发生在中国渤海湾的溢油事故第三次表示“真诚的歉意”外,还“愿意就此事件承担应负的责任”。


  康菲这个表态,若是在事发几天后,善良的人们或许还可能认可。但事实是,溢油事故发生后,康菲公司对溢油风险点的排查无实质性进展;对溢油一直未得到完全控制始终没有拿出详细可靠的封堵措施;道歉姗姗来迟,责任赔偿闭口不提。因此,康菲的态度一直被指“拽”得很。


  “拽”原本是方言,后被广泛应用,解法甚多,也有“傲慢”、“骄狂”之意。


  问题是:康菲为什么拽?康菲在严重污染近千平方公里的海域、造成海洋生态被破坏后有什么资格拽?


   有人说:康菲财大气粗,有钱就敢拽。的确,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背后的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跨国能源公司,是美国大型能源集团之一,“财大”不是问题。“气粗”也有所表现:溢油事故发生后,康菲曾发出一份招聘公告称,“近期,随着中国渤海湾康菲钻井平台漏油事件的不断演变,使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幅度的传播,也使得美国康菲润滑油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内人士所关注,业务成交量同比大幅度提升,业务人员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但“财大气粗说”并未涉及问题的根本。那么根本问题出在哪里?


  8月11日,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对媒体称,康菲“熟知我国法规和相关*策,知道溢油处置措施不力和瞒报事故并不会遭受严重处罚,也不会影响其经济利益,因此对监管部门懈怠应付”。


  按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康菲公司的处罚最高仅为20万元人民币。而在去年的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中,英国石油公司出了200亿美元的“血”。200亿美元相比20万人民币,天壤之别。20万元的处罚,对财大气粗的康菲来说,九牛一毛都不到,确实不会影响其经济利益。


  法律相关条款“不强硬”,处罚力度轻微,违法成本低,这才是康菲拽的根本原因。


  法律规定的软弱无力让我们吃了一次大亏,于是“目前国内海洋环境的相关法规亟待完善”呼声再起。


  在我国,环保法律一直存在着以行*处罚为主的问题,这必然导致处罚“软弱”的局面。因此,环境立法应加大对污染环境责任者的处罚力度。有专家建议,对违法企业不能仅仅处罚20万元了事,如果造成污染的企业在处罚20万元后仍不整改,那么就要每天处罚1万元至10万元,迫使污染企业迅速整改。果真如此,康菲也许就不会这样从容淡定了。


  康菲的拽,对我们来说是个警示,环保法律法规的完善迫在眉睫,环保法律再不能这样“疲软”下去了。


  □余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