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喜马拉雅FM“金庸商学院”收听音频
限于篇幅,文字版在音频内容上有较大删减
《倚天屠龙记》中的书法,不多但极为重要。
书法在这里,是对全书重大故事情节的推动,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对主要人物命运的预示。就象孙悟空的金箍棒,红楼梦的十二钗判词一样,拆不出、替不掉。
第四回,字作丧乱意彷徨
张三丰的三徒弟俞岱岩为人所害,手足筋断骨折,武功尽失,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师徒情深,张三丰自然又是痛心、又是愤怒。夜不能寐,在大厅中走来走去。“忽然伸出右手,在空中一笔一划的写起字来……原来写的是“丧乱”两字,连写了几遍,跟着又写“茶*”两字。张翠山心中一动:“师父是在空临‘丧乱帖’。(张三丰)指书的笔致无垂不收,无往不复,正是王羲之“丧乱帖”的笔意。
这“丧乱帖”张翠山两年前也曾临过,虽觉其用笔纵逸,清刚峭拔,总觉不及“兰亭诗序帖”、“十七帖”各帖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这时见师父以手指临空连书“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追惟酷甚”这十八个字,一笔一划之中充满了拂郁悲愤之气,登时领悟了王羲之当年书写这“丧乱帖”时的心情。
王羲之是东晋时人,其时中原板荡,沦于异族,王谢高门,南下避寇,于丧乱之余,先人坟墓惨遭*手,自是说不出满腔伤痛,这股深沉的心情,尽数隐藏在“丧乱帖”中。张翠山翩翩年少,无牵无虑,从前怎能领略到帖中的深意?这时身遭师兄存亡莫测的大祸,方懂得了“丧乱”两字、“荼*”两字、“追惟酷甚”四字。
张三丰写了几遍,长长叹了口气,步到中庭,沉吟半晌,伸出手指,又写起字来……正是适才提到过的那几句话:“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今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只见他写了一遍又是一遍……到后来纵横开阖,宛如施展拳脚一般……二十四个字合在一起,分明是套极高明的武功......
以遭丧乱而悲愤,以遇茶*而拂郁。张三丰情之所至,将这二十四个字演为一套武功。他书写之初原无此意,而张翠山见到更是机缘巧合。师徒俩心神俱醉,沉浸在武功与书法相结合、物我两忘的境界之中。
王羲之,书圣。《丧乱帖》一共60多字:“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对该帖的评价(抄来的):用笔挺劲精妙,轻重缓疾极富变化,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结字转折圆活流畅,结体纵长,多欹侧取姿、以欹求正、虚实相生,有奇宕潇洒之致。章法上率意灵动,用墨枯燥相间,字间厚重轻盈相变化,美不胜收。
回到小说,为什么说在这里,书法(丧乱贴)特别重要,是对全书重大故事情节的推动,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对主要人物命运的预示?
首先,懂了书法中临帖与创造的关系,才能理解张三丰的武功、武学有多高。于伤心失眠之际,临摹一个最贴合心境的字帖,抒发情感进而创造出一套神奇的武功,这就是大师,能临亦能写、能学习也能创新。否则,天下已有如许多门派,张三丰一个少林叛徒,怎么能孤身一人开创一个比肩少林的门派?
其次,懂了帖中之意,才知道张三丰是多疼徒弟、爱徒弟,后面很多情节才成立。帖中一共62字,却有四个“奈何”。所以张翠山死后,张三丰带着张无忌东奔西走求医问药去治病,为什么?三徒弟全身瘫痪,我能奈何?五徒弟夫妻自杀,我能奈何?现在留根独苗给我,还让人打伤命不久矣,我还奈何奈何?我一定要奈何!什么天下第一,什么武功秘籍,什么门派面子,都无所谓,我就要奈何,就要把孩子的病治好!
最后,懂了帖中:丧乱之极,痛贯心肝,三个顿首四个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才知道,为什么张翠山知道是自己妻子害了师兄之后,冲出去自杀身亡。y无力回天,奈何奈何啊!
第五回,皓臂似玉梅花妆
张翠山见殷素素,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亦有《白蛇传》许仙见白娘子的味道。
殷素素扔给张翠山一油纸小伞,张将开来,见伞上画着远山近水,数株垂柳,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题着七个字道:“斜风细雨不须归。”……伞上的书画竟然甚为精致,那七个字微嫌劲力不足,当是出自闺秀之手,但颇见清丽脱俗。……
殷素素道:“伞上书画,还能入张相公法眼么?”张翠山于绘画向来不加措意,留心的只是书法,说道:“这笔卫夫人名姬帖的书法,笔断意连,笔短意长,极尽簪花写韵之妙。”那少女听他认出自己的字体,心下甚喜,说道:“这七字之中,那个‘不’字写得最不好。”张翠山细细凝视,说道:“这‘不’字写得很自然啊,只不过少了含蓄,不像其余的六字,余韵不尽,观之令人忘倦。”那少女道:“是了,我总觉这字写得不惬意,却想不出是甚么地方不对,经相公一说,这才恍然。
卫夫人,东晋人,传为王羲之之师。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
《名姬帖》,卫夫人小字楷书,笔法古朴肃穆,体态自然,是楷书中的上品,后人誉为簪花小楷。
唐代韦续《书评》: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
什么叫高山流水遇知音?这就是。
殷素素于书法一道颇为自负,但估计身边兄弟姐妹都是江湖豪客,没啥人懂。每天听着夸都夸不到点上的那种马屁,例如“字写得真好横平竖直”、“好精致字小还清楚”,殷素素肯定是孤独的啊。
现在遇到了张翠山,人又帅,武功又高,家世又好(名门名师),书法水平还高,一句话说到心坎里。知音啊!
据说夸人书法,首先要夸来历。当然要准确,不能乱说,明明是颜体你非说是学欧体,那就近乎骂人了。
殷素素书法,那是名师名帖,还符合身份——高人、女书家、偏阴性美的那一路。所以夸“笔断意连,笔短意长,极尽簪花写韵之妙”,不但好,而且就是这一路经典的那种好。
另外,当别人自谦时,请勿随声附和,要找亮点看主流,重点还是放在夸(捧、赞美)上,“这‘不’字写得很自然啊,只不过少了含蓄,不像其余的六字,余韵不尽,观之令人忘倦”,重点在六字上。
不要卖弄眼光,张翠山一眼看出这字“微嫌劲力不足”,人家说了吗?
张翠山是真会撩啊!
小说后边,殷素素从芳心暗许,到以身相许,直到自杀殉情,为什么?知音啊!
相关阅读:
(都看到这儿了,